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小朋友,你們知道這個圖案上的兩個人在干什么嗎?”正月初七中午,青海省博物館里參觀者依舊熙熙攘攘,邵文宣正帶著二三十個家長和孩子觀展。
今年28歲的邵文宣是博物館志愿者,他手指的文物是宗日遺址出土的“二人抬物彩陶盆”,那上面的圖案也是青海省博物館的館徽圖案。
“他們在打排球。”“他們在搬木桶。”“他們在做游戲。”……各式各樣的答案,充滿了孩童的稚氣和豐富的想象。
“這上面的兩個人正在合力抬一件重物。這個圖案展現(xiàn)了幾千年前,青海先民團(tuán)結(jié)一心,在高原上無畏開拓的精神……”邵文宣耐心講解。
13時30分,一場名為“摶土成器”的親子體驗活動在博物館展開,其內(nèi)容是讓家長帶著孩子體驗制作彩陶,而參觀博物館里的彩陶文物,是整個活動的前半部分。
青海彩陶在中國彩陶考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樂都柳灣彩陶更有“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的美譽。在第三展廳的“青?脊懦晒”上,一只憨憨萌萌形似貓頭鷹的柳灣陶罐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老師,為什么貓頭鷹的臉有一半是黑的?”一個孩子發(fā)問。“這是一個好問題。”邵文宣說:“這說明這個陶罐是一個實用器,在它被埋入地下前,曾經(jīng)被使用過。它臉上的黑色部分是煙熏的痕跡。”孩子們頻頻點頭,眼睛還是離不開那只憨萌的“貓頭鷹”。
就這樣,從仰韶文化彩陶到漢代陶器,從制作陶器的“泥條盤筑法”到“拼接法”再到彩陶上的紅彩和黑彩,邵文宣帶著孩子們一邊參觀,一邊講解,孩子們不時發(fā)出陣陣驚嘆聲。眼前琳瑯滿目的陶器和志愿者精彩的介紹,為他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古代文化的大門。
參觀完畢,大家來到了四樓的社教教室。
“現(xiàn)在,我們要真正動手制作陶器了……”博物館工作人員宋昊做著示范。
制作陶器的底部、用“泥條盤筑法”制作器身、修整器身、晾曬、上彩……隨著宋昊的講解和示范,從裝著四千年前喇家面條的陶碗到辛店文化彩陶靴,從宗日文化彩陶碗到漢代陶井……一件件彩陶在孩子和家長手中“復(fù)活”,孩子們的雙手沾滿了陶泥,臉上蕩漾著滿是成就感的喜悅。
上初中一年級的趙子曄是和媽媽一起來的,她在家里養(yǎng)了只小狗,這回做得就是一只陶狗。“沒想到彩陶看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古人在當(dāng)時落后的條件下還能制作出那么精美的彩陶,我對他們的智慧十分欽佩。”
趙子曄的媽媽冷女士是個有心的家長,她告訴記者,自己平時關(guān)注了青海省博物館、青海省圖書館、青海省科技館的微信公眾號,一看到有好的活動就會帶趙子曄參加。“今天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對考古和歷史知識有了更為直觀的認(rèn)識和體驗,也鍛煉了她的表達(dá)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冷女士說。
人群中,74歲白發(fā)蒼蒼的李先生十分引人注目,他是和女兒陪著六歲半的外孫女湛湛來參加活動的。湛湛看到出土的漢代陶井文物后,十分喜歡,自己也動手制作了一個陶井。而她的媽媽李女士則制作了一條陶龍。
“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在幼兒園里也經(jīng)常通過開展各種手工制作活動,讓孩子們了解青海本土文化。平時,女兒就十分喜歡做手工,今天到博物館參加這樣的活動,既滿足了孩子的興趣愛好,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學(xué)習(xí)機(jī)會。”李女士說。
為什么要開展今天的活動?邵文宣頗有感觸:“文博工作不能僅僅滿足于‘田間地頭找東西’。通過開展社教活動,不僅可以讓文物走進(jìn)普通人的生活,增進(jìn)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豐富節(jié)日文化,更能增強(qiáng)人們對河湟文化、青海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