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來西寧,怎能不吃一碗尕面片?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張艷艷
發(fā)布時間:2024-10-07 07:38:16
編輯:曹茂山
1728256806249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你知道青海有一碗4000年前的面條嗎?

  在青海博物館,那碗喇家遺址考古發(fā)掘的4000年前的面條享譽世界!當然,那碗4000年前的面條也印證了青海深厚的面食飲食文化。

  在遼闊壯美的青海大地上,一種承載著濃厚地方文化與歷史記憶的特色美食——“尕面片”,正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鮮美口感,吸引著八方食客前來一探究竟。“國慶來青海,不吃一碗‘尕面片’,怎么行?”9月23日,記者在國慶前夕為游客探訪了西寧幾家知名面片館,讓您了解這一傳統美食的制作奧秘,吃出西寧特色美食的文化味。

  面片就是青海人的“黑飯”

  上午11時在唐道祁記面片,剛剛開餐數分鐘,食客已坐滿,“旅游旺季我們每天能賣出2000碗左右。”楊經理一邊介紹,一邊忙著招呼客人。“青海人喜面食,面片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美食,通常晚飯時食用,所以面片也被稱為青海人的‘黑飯’(青海方言,意思是晚飯)。我們從1997年開始經營面片生意,現在已經20多年了,保持傳統口味是我們的經營之道。當然,現在的面片早已是青海人的日常飲食。”楊經理介紹道。

  據世居青海的老人們說,“尕面片”是誰人的杰作?現在已經無從考證。“尕”在青海話中是“小”的意思,青海“尕面片”是中原農耕文化與高原游牧文化融合的見證,被人們稱為長途旅行途中的快餐。講起“尕面片”的故事,每一個青海人說起來都頭頭是道。青海地廣人稀,草原遼闊,交通不便,過去漢族、回族、藏族等各民族之間相互來往,奔走于農牧區(qū)之間,路程遙遠,中途又少旅店供食宿,跋涉一天之后,日落天黑,往往借水草一隅扎起帳房,立起三石支一口鍋,不用案板、切刀、搟面杖等炊具,只要有個碗,冷水拌面,捏成扁長條形,壓平、拉長后,再捏扁揪斷成小面片入鍋,一頓晚餐就到口了。這種長途跋涉中的快餐,有操作簡單、省時省事的特點,充饑及時,干脆利落,兼有旅行野炊之樂。如在草原上能找到羊肉下鍋,先煮羊肉,后揪面片,這就是有名的“三石一鍋羊肉尕面片”。食畢,銅鍋搭馬背,木碗揣懷中,揚鞭驅馬再趕前程。

  “尕面片”制作工藝看似簡單卻暗含匠心

  “尕面片”好吃也好做!但做出“花樣”來也不容易。“青海面片,以其‘薄如蟬翼,口感筋道’著稱,其制作工藝雖看似簡單卻暗含匠心。”祁記面片廚師長張延善說。首先,選用優(yōu)質高筋面粉,和面先用溫水拌成絮狀,然后揉透揉勻,直至手感光韌、面團光滑。面和好后,搓成拇指寬、一扎長的面劑子,涂上食用油放置數分鐘,重頭戲在“抻拉”環(huán)節(jié)。“你看,廚師們手法嫻熟地將面劑子輕輕抻拉,同時迅速在手指間舞動,面片瞬間變得薄而透亮,仿佛薄紗一般。緊接著,將這些薄如蟬翼的面片投入沸水中,只需片刻,便煮熟撈出,搭配青海特有的羊肉湯或牛肉湯底,再燴入青紅椒、粉條、菜瓜、西紅柿等食材猛火炒制,淋上少許辣椒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青海炒面片便呈現在食客面前。”張延善介紹道。“每次來青海,必吃的就是這一碗熱騰騰的‘尕面片’,那味道,真是讓人回味無窮!”來自上海的游客張女士贊不絕口。她表示,青海面片的獨特之處不僅在于其口感,更在于那份來自高原的淳樸與熱情。

  指甲面片、攔嘴面片,尕面片里有“大文章”

  炒面片、湯面片、燴面片、指甲面片、攔嘴面片……由于混放的蔬菜,肉類等不同,“尕面片”還有多種風味各異的品種。高原上氣候寒冷,過去冬天沒有新鮮蔬菜,一旦菜瓜剛熟,摘一兩個鮮嫩的菜瓜下面片,叫作“菜瓜面片”。面片下好后,再打上雞蛋,味道又不一樣,叫做“雞蛋面片”。放了羊肉,羊肉味特濃,就叫做“羊肉面片”。這些面片都是帶湯的,所以也叫湯面片。如果把煮好的面片用漏勺打出來,加上炸醬,就叫作“燴面片”。而打出來后又用粉條、牛羊肉等混炒,則叫作“炒面片”。面片下得如指甲蓋般大小者是“指甲面片”,吃起來不需咀嚼,連湯帶面,順口而下。面片下得大而厚的是“攔嘴面片”。

  關于“攔嘴面片”,老西寧還有一個歇后語:三十晚上的大面片——嘴攔住。這個歇后語的解釋是:在老西寧郊縣,有除夕夜點松蓬、吃面片的習俗,據說點松蓬乒乓作響,能驅散邪氣;吃了攔嘴面片,言語謹慎,可避去邪氣,希冀迎來吉祥。這個由西寧本地的方言組成的歇后語,散發(fā)著西寧人特有的坦率、風趣和幽默,言簡意賅,豐富多彩,哲理深涵。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青海面片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一些面片館開始嘗試將現代烹飪技術融入其中,如使用更加健康的食用油、引入多種口味的湯底等,以滿足不同食客的口味需求。”楊經理說道。

  “尕面片”,不僅是青海人家餐桌上的“寵兒”,如今在青海的高檔次餐桌上也能頻頻一睹其尊容,且一般都是“壓軸”的角色。一般情況下,美味佳肴之后,多人分食一小盆“尕面片”,當地人將這“一小盆”親切地叫做“一窩”。“尕面片”吃過后,青海人的大餐才叫最后結束。

  青海“尕面片”,這道承載著青海人民智慧與情感的美食,正以其獨特的魅力,不斷吸引著更多人的目光。在這里,每一口面片都蘊含著高原的純凈與熱情,讓人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青海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青海“尕面片”太誘人、太美味了!國慶來青海,不吃一碗“尕面片”,怎么行?

推薦閱讀
我省舉行2024年烈士紀念日活動 陳剛出席
吳曉軍:用心用情用功保安全促消費增活力
青海加強國慶假期應急值守工作
青海省生態(tài)攝影書畫展舉行
第二屆“你好,青!本W絡短視頻比賽公告
2024年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候選名單的公示
青海海北:落實2050萬元牛羊出欄獎補資金
青海海東:“文旅融合+”繪就民族團結新圖景
24H熱點
來西寧,怎能不吃一碗尕面片?
青海省感染性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建設啟動
讓青繡洋芋花在高原精彩綻放
【探尋雪豹之都】雪豹帶您玩轉古城游遍秋日湟源 —...
西寧國家級中小企業(yè)特色產業(yè)集群實現零的突破
假期“微旅游”“哇噻”不停歇
全省鐵路、公路、民航迎國慶黃金周返程客流高峰
國慶假期前5日青海湖景區(qū)接待游客8萬人次 單日突破...
用責任和擔當守護綠色家園
青海省多措并舉維護國慶假期市場價格秩序穩(wěn)定
熱點圖片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假日新風拂面來 多彩生活繪新篇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玉樹牦牛隊“出戰(zhàn)”貴州“村超”
玉樹牦牛隊“出戰(zhàn)”...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歲月不改育人志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歲...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黃河岸邊,貢菜地里話豐收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搶抓黃金施工期 重點項目穩(wěn)步推進
搶抓黃金施工期 重點...
筆潤山河 共慶華誕
筆潤山河 共慶華誕
【探尋雪豹之都】“尕豹兒”帶你走進雪豹之都——“游西寧‘雪豹之都’大科普”系列宣傳活動城北區(qū)接力第四棒
【探尋雪豹之都】“...
【文化中國行】一場賈爾藏村的古今對話——“探訪青海”系列報道之一
【文化中國行】一場...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來西寧,怎能不吃一碗尕面片?

西寧晚報
2024-10-07 07:3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來西寧,怎能不吃一碗尕面片?

西寧晚報
2024-10-07 07:3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來西寧,怎能不吃一碗尕面片?

  • 2024-10-07 07:38:16
  • 來源:西寧晚報
1728256806249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你知道青海有一碗4000年前的面條嗎?

  在青海博物館,那碗喇家遺址考古發(fā)掘的4000年前的面條享譽世界!當然,那碗4000年前的面條也印證了青海深厚的面食飲食文化。

  在遼闊壯美的青海大地上,一種承載著濃厚地方文化與歷史記憶的特色美食——“尕面片”,正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鮮美口感,吸引著八方食客前來一探究竟。“國慶來青海,不吃一碗‘尕面片’,怎么行?”9月23日,記者在國慶前夕為游客探訪了西寧幾家知名面片館,讓您了解這一傳統美食的制作奧秘,吃出西寧特色美食的文化味。

  面片就是青海人的“黑飯”

  上午11時在唐道祁記面片,剛剛開餐數分鐘,食客已坐滿,“旅游旺季我們每天能賣出2000碗左右。”楊經理一邊介紹,一邊忙著招呼客人。“青海人喜面食,面片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美食,通常晚飯時食用,所以面片也被稱為青海人的‘黑飯’(青海方言,意思是晚飯)。我們從1997年開始經營面片生意,現在已經20多年了,保持傳統口味是我們的經營之道。當然,現在的面片早已是青海人的日常飲食。”楊經理介紹道。

  據世居青海的老人們說,“尕面片”是誰人的杰作?現在已經無從考證。“尕”在青海話中是“小”的意思,青海“尕面片”是中原農耕文化與高原游牧文化融合的見證,被人們稱為長途旅行途中的快餐。講起“尕面片”的故事,每一個青海人說起來都頭頭是道。青海地廣人稀,草原遼闊,交通不便,過去漢族、回族、藏族等各民族之間相互來往,奔走于農牧區(qū)之間,路程遙遠,中途又少旅店供食宿,跋涉一天之后,日落天黑,往往借水草一隅扎起帳房,立起三石支一口鍋,不用案板、切刀、搟面杖等炊具,只要有個碗,冷水拌面,捏成扁長條形,壓平、拉長后,再捏扁揪斷成小面片入鍋,一頓晚餐就到口了。這種長途跋涉中的快餐,有操作簡單、省時省事的特點,充饑及時,干脆利落,兼有旅行野炊之樂。如在草原上能找到羊肉下鍋,先煮羊肉,后揪面片,這就是有名的“三石一鍋羊肉尕面片”。食畢,銅鍋搭馬背,木碗揣懷中,揚鞭驅馬再趕前程。

  “尕面片”制作工藝看似簡單卻暗含匠心

  “尕面片”好吃也好做!但做出“花樣”來也不容易。“青海面片,以其‘薄如蟬翼,口感筋道’著稱,其制作工藝雖看似簡單卻暗含匠心。”祁記面片廚師長張延善說。首先,選用優(yōu)質高筋面粉,和面先用溫水拌成絮狀,然后揉透揉勻,直至手感光韌、面團光滑。面和好后,搓成拇指寬、一扎長的面劑子,涂上食用油放置數分鐘,重頭戲在“抻拉”環(huán)節(jié)。“你看,廚師們手法嫻熟地將面劑子輕輕抻拉,同時迅速在手指間舞動,面片瞬間變得薄而透亮,仿佛薄紗一般。緊接著,將這些薄如蟬翼的面片投入沸水中,只需片刻,便煮熟撈出,搭配青海特有的羊肉湯或牛肉湯底,再燴入青紅椒、粉條、菜瓜、西紅柿等食材猛火炒制,淋上少許辣椒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青海炒面片便呈現在食客面前。”張延善介紹道。“每次來青海,必吃的就是這一碗熱騰騰的‘尕面片’,那味道,真是讓人回味無窮!”來自上海的游客張女士贊不絕口。她表示,青海面片的獨特之處不僅在于其口感,更在于那份來自高原的淳樸與熱情。

  指甲面片、攔嘴面片,尕面片里有“大文章”

  炒面片、湯面片、燴面片、指甲面片、攔嘴面片……由于混放的蔬菜,肉類等不同,“尕面片”還有多種風味各異的品種。高原上氣候寒冷,過去冬天沒有新鮮蔬菜,一旦菜瓜剛熟,摘一兩個鮮嫩的菜瓜下面片,叫作“菜瓜面片”。面片下好后,再打上雞蛋,味道又不一樣,叫做“雞蛋面片”。放了羊肉,羊肉味特濃,就叫做“羊肉面片”。這些面片都是帶湯的,所以也叫湯面片。如果把煮好的面片用漏勺打出來,加上炸醬,就叫作“燴面片”。而打出來后又用粉條、牛羊肉等混炒,則叫作“炒面片”。面片下得如指甲蓋般大小者是“指甲面片”,吃起來不需咀嚼,連湯帶面,順口而下。面片下得大而厚的是“攔嘴面片”。

  關于“攔嘴面片”,老西寧還有一個歇后語:三十晚上的大面片——嘴攔住。這個歇后語的解釋是:在老西寧郊縣,有除夕夜點松蓬、吃面片的習俗,據說點松蓬乒乓作響,能驅散邪氣;吃了攔嘴面片,言語謹慎,可避去邪氣,希冀迎來吉祥。這個由西寧本地的方言組成的歇后語,散發(fā)著西寧人特有的坦率、風趣和幽默,言簡意賅,豐富多彩,哲理深涵。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青海面片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一些面片館開始嘗試將現代烹飪技術融入其中,如使用更加健康的食用油、引入多種口味的湯底等,以滿足不同食客的口味需求。”楊經理說道。

  “尕面片”,不僅是青海人家餐桌上的“寵兒”,如今在青海的高檔次餐桌上也能頻頻一睹其尊容,且一般都是“壓軸”的角色。一般情況下,美味佳肴之后,多人分食一小盆“尕面片”,當地人將這“一小盆”親切地叫做“一窩”。“尕面片”吃過后,青海人的大餐才叫最后結束。

  青海“尕面片”,這道承載著青海人民智慧與情感的美食,正以其獨特的魅力,不斷吸引著更多人的目光。在這里,每一口面片都蘊含著高原的純凈與熱情,讓人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青海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青海“尕面片”太誘人、太美味了!國慶來青海,不吃一碗“尕面片”,怎么行?

作者 張艷艷
編輯:曹茂山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