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順邦做綠化修剪工作。(本人供圖)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濕地公園擁有獨特的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勢,它不僅是天然大氧吧,還是眾多市民走進自然、了解自然的最佳去處。咱們省是濕地大省,豐富的濕地資源對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jié)徑流、改善水質、調節(jié)氣候具有重要作用……”9月27日,青海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的濕地保護修復項目現(xiàn)場,謝順邦正耐心細致地給游客普及濕地保護修復的相關知識。
今年40歲的謝順邦是青海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服務中心項目部部長,濕地公園內每條水系、每段岸邊、每片林地,都深深印刻在他腦海里,哪里的水系需要保護修復、哪里的岸邊有珍稀鳥類出現(xiàn),哪里需要重點開展林地植物調整栽植,他心中始終有一本明白賬。
秋日午后,一絲暖陽映射在河面上,岸邊的行道樹黃綠相間,倒映在河水中隨波蕩漾。抬頭見綠,移步換景,一抹抹隨處可見的綠色黃色,讓濕地公園更加多彩,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謝順邦和同事們的努力。
2006年,謝順邦從部隊復員后被分配到西寧市湟水林場。上班第一天,看著眼前光禿禿的土地一眼望不到邊,他不禁心潮起伏。“林區(qū)道路崎嶇,轄區(qū)內火情隱患排查、有害生物監(jiān)測等工作非常瑣碎。”回憶過去,謝順邦滿懷感慨。此后的日子里,他全身心投入到植樹造林工程建設中,這一干就是10多年。
“我要守護好林場這片綠色,種更多樹,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森林。”謝順邦說。
2010年,為加速推進10公頃河北楊育苗工作,謝順邦主動放棄休息時間,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節(jié)奏,駐扎在現(xiàn)場埋頭苦干。面對家人的埋怨,他總說:“項目工作任務重,我們每個人都要全力以赴,誰也不能拖后腿”。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他經手培育的楊樹長得又高又壯,成為西寧綠化不可或缺的先鋒樹種。
如何做好濕地保護修復?如何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自2018年謝順邦調至濕地公園從事濕地保護修復、養(yǎng)護管理工作后,一直用心學習相關知識,并將其運用到濕地公園管理實踐中,從方案的編制到落地實施,從養(yǎng)護的細節(jié)到修復成效,謝順邦不斷總結經驗,推進生態(tài)濕地建設。
“為了提升群眾濕地保護意識,我們建成科普館、濕地課堂,成立濕地學校;出版青海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常見鳥類觀察手冊’‘濕地公園解說手冊’等自然教育系列叢書;通過線上線下多次舉辦濕地攝影大賽、觀鳥活動、‘鳥類知識課堂’,開展‘西寧湟水濕地二十四節(jié)氣系列課程’等各類自然教育課程,多層次、全方位開展?jié)竦乇Wo宣傳,打造集生態(tài)體驗、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觀光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高原城市濕地公園。”謝順邦介紹說,2017年以來,濕地公園先后獲得“全國林業(yè)科普基地”“西寧市青少年綠色實踐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成為面向大眾開展自然教育的重要平臺,是一張西寧市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靚麗名片。
每天堅持來回巡護,遇到破壞濕地生態(tài)資源的行為及時制止,對需要幫助的游客熱心服務……經過謝順邦和同事們的努力,廣大市民游客的濕地保護意識顯著提高,濕地公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情況明顯好轉,公園游客秩序進一步規(guī)范,營造出安全、文明、有序的游園環(huán)境。
“我只是一個在平凡崗位上的普通共產黨員。”謝順邦總這樣說,但正如一滴水也可以映射出太陽的光輝,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業(yè),就是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2020年謝順邦被評為“青海省國土綠化先進個人”,2021年被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評為青海自然保護地優(yōu)秀管護員,2022年更是榮獲“全國綠化勞動模范”稱號。這一連串榮譽的背后,是他對心中那抹綠的守望,更是一名林業(yè)工作者永不放棄的執(zhí)著與堅守。
漫步濕地公園,看著游人盡情享受自然之美,謝順邦說:“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這里的樹木,如同一個個坐標,記錄著他的人生軌跡,綠色發(fā)展的故事,也繼續(xù)在這座國家濕地公園生動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