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榮在查看沙區(qū)樹苗的長勢。本人供圖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車子駛出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繼續(xù)沿著環(huán)湖東路行駛二十多分鐘,一眼便能望見成片的林地,這里就是“克土”治沙點。
從沙地變成綠洲需要多少年?“4代治沙人苦干40年,種下8公里的林帶,荒漠變成綠洲。”青海人在海晏克土沙地的實踐,給了我們答案。
“眼前這些是青海云杉,往前些是樟子松,遠處最高的那片是楊樹,像是趴在地上的樹是沙棘。”海晏縣草原站工程師石德榮掰著手指頭,細數(shù)植物的種類,她熟悉這兒的每一棵樹苗,二十多年的親密接觸,這片林地的樹苗就是她的親人。
“二十年的每一年,有200多天是在沙漠度過,會不會感到枯燥?”望著眼前成片的林地,很難想象石德榮會在這片地方堅持了這么多年。“不會枯燥,親眼看著沙漠一點點變綠,是特別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沙漠添綠,再苦都值了!”石德榮瞇著眼,目光來回巡視著這片林地,眼里有欣慰也有驕傲。
冬日暖陽灑在樹梢,即使不見夏日的蒼翠,但扎根在沙地里的樹,也比尋常樹多了一份勃勃生機。二十世紀80年代,這里還是覆蓋著黃沙的流沙區(qū)。曾經(jīng)它的沙漠化面積占青海省沙漠化總面積的0.5%,占海晏土地總面積的13.6%,占環(huán)青海湖沙漠化總面積的56.7%。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克土沙區(qū)每年以十幾米的速度向周邊蔓延,導致大片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原生植被逐年減少,河道出現(xiàn)季節(jié)性斷流,青海湖水位持續(xù)下降。
“四十年前,一年四季,不管風大還是風小,只要有風嘴里都是沙子。”家住三角城鎮(zhèn)海峰村克土社的仁青回憶道,那時候他從沒想過,克土還會種上樹。
“從1980年開始,我們省著手治理克土沙區(qū),對克圖斜瑪、大水塘一帶的沙區(qū)實行常年禁牧封育和工程治理。老一輩的人研究出沙棘營養(yǎng)土坨造林技術(shù),用于治沙造林。”石德榮指著沙棘說,沙棘耐寒耐旱,在沙地的成活率比較高。
石德榮跟著第一代海晏縣林業(yè)站站長,在這里種過不少沙棘,有著二十多年樹齡的沙棘,儼然已繁殖成“片”。
“剛分配到林業(yè)站的時候,我還是個啥都不懂的‘門外漢’。”望著眼前的沙棘,石德榮的思緒仿佛回到了過去,2002年石德榮參加工作后不久,便被老站長帶去治沙點,看著老站長熟練地指揮著工人,種下一棵棵樹苗,她暗暗下定決心,也要在這個行業(yè)中作出一番成績來。
石德榮跟著老站長,在克土沙區(qū)種下不少楊樹,但楊樹其中有一棵生病,其他的楊樹都會被傳染。在海北,滿山烏柳隨處可見,石德榮隨即想到,這些烏柳可不可以種到克土,這樣樹種多了,抵御病蟲害的能力會不會高一些?
于是,石德榮和同事們開始在沙漠里栽種烏柳。1米的烏柳,為了保沙,要深栽下七八十公分,地面僅留二十多公分。當?shù)貨]有苗就從外地調(diào),人少不夠就去找專業(yè)的造林隊。
常年在沙地工作,她的膚色要比尋常人黑一些。“有時候忙得顧不上那么多,一心想著怎么樣才能種活樹苗,也就不在意這些了。”剪著短發(fā)的石德榮干起事來,也帶著一股子利落勁。
2013年海晏縣克土沙區(qū)被列入“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qū)”后,石德榮和同事們又通過申請林業(yè)科技推廣項目,大膽的從遼寧引進樟子松運用于治沙造林,樟子松的引種成功,填補了海晏縣沙區(qū)造林無常綠喬木樹種的歷史,也填補了青海湖東北岸高寒沙漠區(qū)無常綠喬木樹種的空白。
石德榮還依托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qū)項目和海晏縣沙區(qū)的立地條件,探索出了青海云杉低密度治沙造林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苗木對養(yǎng)分、水分的需求和相互競爭,增加了沙區(qū)物種的多樣性,改善了林分結(jié)構(gòu),形成喬、灌、草相結(jié)合的近自然沙漠生態(tài)系統(tǒng),進一步增強林草植被的綜合防護效益。
“你看那片沙丘上是我們前年埋下的草方格,夏天草方格里會長出冰草等植物,綠進沙退我們比誰都高興。”石德榮笑著說,這兩年他們著重治理流動沙丘,效果非常不錯,天氣熱了還有不少鳥類,在草方格安家呢!
經(jīng)過石德榮他們四代治沙人的努力,海晏林草綜合覆蓋度達到30%-40%,局部地區(qū)高達85%以上,沙漠化面積從“十一五”期間的6.75萬公頃減少到現(xiàn)在的6.62萬公頃?送林紊乘氖辏聵s他們不怕與沙抗爭、與林為伴,在青海湖北岸,以青春和汗水書寫沙退綠進的生態(tài)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