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民族團結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同心共育“石榴籽” 校園盛放“團結花”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七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 晶
發(fā)布時間:2024-11-27 07:55:55
編輯:王易
“走進民族村,共享民族情”研學活動。西寧市湟源縣城關一小供圖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生活在滇西北川滇交界處的小涼山彝族諾蘇支系,其女性的服飾,隨她們年齡的增長和身份角色的轉換而不斷變化……”11月18日,西寧市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六年級三班語文教師史永婧正帶著孩子們閱讀《中華民族故事》。

  “為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學校以我國歷史上經(jīng)典民族團結故事為主,編輯成《中華民族故事我來講》讀本。通過閱讀,孩子們了解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懂得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從小培養(yǎng)他們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熱愛祖國的強烈情感。”史永婧說。

  城關一小創(chuàng)辦于1920年,有土族、回族、撒拉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數(shù)民族學生,秉承“裕后寬宏”的辦學理念,形成“傳統(tǒng)、人文、健康、和諧”的辦學特色。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依托百年辦校歷史和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家校共育、以文塑魂、立德樹人,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根植于師生和家長心中。

  “民族團結手牽手,和諧發(fā)展心連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城關一小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思政課的重點,堅持黨建和教育教學“兩手抓、兩手硬”,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墻壁、校園文化墻等展現(xiàn)校訓、校歌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

  創(chuàng)建“六講六育”黨建品牌,成立“紅領巾講解團”,講好中華文化故事、紅色故事、民族團結故事和家鄉(xiāng)故事,打造全校師生共學共進、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

  “老師,你在繡什么?”“老師,你好厲害啊。”“這是怎么做出來的?”……教室內(nèi),孩子們圍著“丹噶爾皮繡”非遺傳承人李永清紛紛提問,稚嫩的臉龐上寫滿好奇與興奮。

  “這是皮繡,‌是一種在各類皮張上刺繡的民間手工藝術,具有精湛的技藝、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厚的文化蘊涵,至今已有上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哇,這么久啊。”在孩子們的驚嘆聲中,五彩繡線在李永清手中飛舞,不一會兒,一簇簇花兒爭相吐艷。

  “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湟源的非遺文化是我們非遺傳承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了解并愛上皮繡這門藝術。”李永清說。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在基礎課程之外,學校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特色,開辦皮影、青繡、剪紙等10余個傳統(tǒng)文化社團,在啟迪心智、浸潤涵養(yǎng)、陶冶情操中滋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紙制馬頭琴、手抄報、泥塑、壯族五色糯米飯……民族團結手工作品展區(qū)內(nèi),從各民族服飾、代表性美食到特色建筑模型等,孩子們將“民族團結一家親”用手工作品呈現(xiàn)出來。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深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心中勾勒出一幅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緊扣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文化精髓,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開展了一系列特色課程,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學生心里‘活’起來。各民族同學在這里教學同步、課間同樂、節(jié)日同慶,有效促進學生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校長薛忠說。

  組織開展“走進民族村,共享民俗情”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行走中拓寬視野,在實踐中增長知識;依托東西部協(xié)作對口幫扶項目,與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六合區(qū)雙語小學建立結對機制,通過建立“同伴圈”實現(xiàn)教師結對、學生游學、雙線教研、資源共享;組織骨干教師到黃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區(qū)開展送教助學和支教工作,以“連心、暖心、聚心、融心”積極踐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一堂堂精彩生動的授課、一個個主題鮮明的民族團結作品、一場場學生交流互鑒活動……近年來,城關一小不斷豐富校園民族團結教育內(nèi)涵,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先后獲得西寧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工作教育基地、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點、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

  “手足相親、團結一心已成為全校師生信守的‘石榴籽’精神內(nèi)涵。城關第一小學將繼續(xù)用理想信念凝聚人,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傾心澆灌‘團結苗’,讓湟水源頭石榴花常開長盛。”薛忠說。

推薦閱讀
陳剛:聚力“四地”建設走好高質(zhì)量發(fā)展之路
吳曉軍拜會國家有關部委和央企
“山宗水源 大美青!2024青海文旅推介活動舉辦
青海久治:堅持目標導向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
關于征集大美青?蛻舳诵翷OGO的公告
關于青海省首屆“十佳期刊”推薦結果的公示
青海海西:“放管服”改革助力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
青海海西:高質(zhì)量充分就業(yè)取得實效
24H熱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官亭:民族團結之花常開...
青!白铎琶褡屣L” “吹”入天涯海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團結社區(qū)“團結情”
【江源觀察】以先進典型激發(fā)民族團結強大動能
省直機關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學習觀摩活動舉辦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用心講好每一堂課——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五心服務”編織起民族...
青海:省直機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
【西海論壇】把社區(qū)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的重要陣地
省直機關民族團結進步專題報告會舉辦
熱點圖片
瑪爾擋水電站年底將實現(xiàn)全部機組投產(chǎn)并網(wǎng)發(fā)電
瑪爾擋水電站年底將...
青海:浴雪奮戰(zhàn) 全力保暢
青海:浴雪奮戰(zhàn) 全力...
冰雪中的暖色調(diào)
冰雪中的暖色調(diào)
【黨旗領航】以清廉底色繪就基層治理新畫卷
【黨旗領航】以清廉...
青海17條國省干線公路積雪受阻 全省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全力清雪保暢通
青海17條國省干線公...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堪芽萍悸涞降乩铮瑢崿F(xiàn)“蠶豆+”促產(chǎn)增收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颗砑艺(zhèn)大黃豐收了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
青海韻律舞動鹿城
青海韻律舞動鹿城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同心共育“石榴籽” 校園盛放“團結花”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七

青海日報
2024-11-27 07:5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同心共育“石榴籽” 校園盛放“團結花”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七

青海日報
2024-11-27 07:5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同心共育“石榴籽” 校園盛放“團結花”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十七

  • 2024-11-27 07:55:55
  • 來源:青海日報
“走進民族村,共享民族情”研學活動。西寧市湟源縣城關一小供圖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生活在滇西北川滇交界處的小涼山彝族諾蘇支系,其女性的服飾,隨她們年齡的增長和身份角色的轉換而不斷變化……”11月18日,西寧市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六年級三班語文教師史永婧正帶著孩子們閱讀《中華民族故事》。

  “為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學校以我國歷史上經(jīng)典民族團結故事為主,編輯成《中華民族故事我來講》讀本。通過閱讀,孩子們了解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懂得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從小培養(yǎng)他們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熱愛祖國的強烈情感。”史永婧說。

  城關一小創(chuàng)辦于1920年,有土族、回族、撒拉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數(shù)民族學生,秉承“裕后寬宏”的辦學理念,形成“傳統(tǒng)、人文、健康、和諧”的辦學特色。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依托百年辦校歷史和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家校共育、以文塑魂、立德樹人,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根植于師生和家長心中。

  “民族團結手牽手,和諧發(fā)展心連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城關一小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思政課的重點,堅持黨建和教育教學“兩手抓、兩手硬”,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墻壁、校園文化墻等展現(xiàn)校訓、校歌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

  創(chuàng)建“六講六育”黨建品牌,成立“紅領巾講解團”,講好中華文化故事、紅色故事、民族團結故事和家鄉(xiāng)故事,打造全校師生共學共進、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

  “老師,你在繡什么?”“老師,你好厲害啊。”“這是怎么做出來的?”……教室內(nèi),孩子們圍著“丹噶爾皮繡”非遺傳承人李永清紛紛提問,稚嫩的臉龐上寫滿好奇與興奮。

  “這是皮繡,‌是一種在各類皮張上刺繡的民間手工藝術,具有精湛的技藝、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厚的文化蘊涵,至今已有上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哇,這么久啊。”在孩子們的驚嘆聲中,五彩繡線在李永清手中飛舞,不一會兒,一簇簇花兒爭相吐艷。

  “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湟源的非遺文化是我們非遺傳承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了解并愛上皮繡這門藝術。”李永清說。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在基礎課程之外,學校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特色,開辦皮影、青繡、剪紙等10余個傳統(tǒng)文化社團,在啟迪心智、浸潤涵養(yǎng)、陶冶情操中滋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紙制馬頭琴、手抄報、泥塑、壯族五色糯米飯……民族團結手工作品展區(qū)內(nèi),從各民族服飾、代表性美食到特色建筑模型等,孩子們將“民族團結一家親”用手工作品呈現(xiàn)出來。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深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心中勾勒出一幅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緊扣中華五千年優(yōu)秀文化精髓,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開展了一系列特色課程,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學生心里‘活’起來。各民族同學在這里教學同步、課間同樂、節(jié)日同慶,有效促進學生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校長薛忠說。

  組織開展“走進民族村,共享民俗情”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行走中拓寬視野,在實踐中增長知識;依托東西部協(xié)作對口幫扶項目,與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六合區(qū)雙語小學建立結對機制,通過建立“同伴圈”實現(xiàn)教師結對、學生游學、雙線教研、資源共享;組織骨干教師到黃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區(qū)開展送教助學和支教工作,以“連心、暖心、聚心、融心”積極踐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一堂堂精彩生動的授課、一個個主題鮮明的民族團結作品、一場場學生交流互鑒活動……近年來,城關一小不斷豐富校園民族團結教育內(nèi)涵,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先后獲得西寧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工作教育基地、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點、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

  “手足相親、團結一心已成為全校師生信守的‘石榴籽’精神內(nèi)涵。城關第一小學將繼續(xù)用理想信念凝聚人,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傾心澆灌‘團結苗’,讓湟水源頭石榴花常開長盛。”薛忠說。

作者 王 晶
編輯:王易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