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舞龍是河湟社火中的重頭戲,它不僅是一種祈求風調雨順的儀式,更凝聚著人們的精氣神,體現(xiàn)了人們的文化認同,塑造了河湟人的內在精神。
在河湟社火表演中,一般在“老秧歌”(老羊哥)唱完太平歌后,舞龍就作為第一個正式節(jié)目,在鑼、鼓、镲等打擊樂器或嗩吶曲《過江》的伴奏下出場了。只見一個身手矯健的小伙子手持“龍珠”在前面引逗。十幾個人高擎著龍頭、龍身和龍尾穿梭揮舞,上下翻飛,時而奔躍游動,時而聚攏盤臥,時而似騰云駕霧,時而似翻江倒海,把龍的威嚴氣象、磅礴氣勢、沉雄豪壯、蒼茫高古和巨大力量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觀者無不心生敬畏,精神為之一振。
畫龍與點睛
舞龍是一種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極具文化性、民俗性、觀賞性和群眾性的傳統(tǒng)舞蹈,其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的舞龍也各不相同。僅按照舞龍道具的材質來分,就有布龍、紗龍、紙龍、草龍、竹龍、棕龍、板凳龍、雞毛龍等等。道具的材質不同,其表演形式和技巧也自然不同。盡管不同地區(qū)的舞龍形式不同,風格迥異,但作為一種象征民族精神的傳統(tǒng)舞蹈,舞龍所體現(xiàn)的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面貌,所包含的天人和諧的文化內涵以及人們通過舞龍所要表達的其他樸素情感卻是一致的。
河湟社火中舞龍的道具都是布龍,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龍頭的骨架是用鐵絲綰成的。井石先生在其長篇小說中就描寫過這樣一只鐵絲綰成的龍頭。龍身是用竹子扎成一節(jié)一節(jié)再連接起來的,每一節(jié)龍身上都配以木棍作為手柄。龍身一般為十二節(jié),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如果遇到閏年就扎成十三節(jié)。龍頭和龍身扎好以后,外面再罩上事先畫好的龍皮。畫龍皮的活計一般由火神會出面邀請村里的畫匠承擔。趙宗福先生在《老樹虬枝盤泰山——憶著名農民書法家莫如志》一文中就曾提到,當年,我省著名書法家莫如志住在湟中農村,每年春節(jié)不僅為當?shù)剜l(xiāng)民書寫對聯(lián)、表帳,還熱情地為社火隊畫旱船、繪龍皮。至于龍尾巴,過去人們往往因陋就簡地用一把鞭麻或貓兒刺代替。一方面是形似,一方面可以起到打場子的作用。舞龍時,擁擠的人們怕龍尾巴上的貓兒刺掃在臉上,就會紛紛后退。一條制作精美的道具龍,口內紅珠擺動,頜下長須飄揚,周身鱗光閃閃,栩栩如生,好不威風。
道具龍制作完成后,還要由燈官或火神會的會頭為其“點睛”。只見燈官手持毛筆,蘸飽墨汁,先點一下“龍”的左眼,喊一聲:“左眼明了。”旁邊眾人高聲齊喊:“明了!”再點一下右眼,喊一聲:“右眼明了。”眾人再齊聲附和:“明了!”最后喊一聲:“天眼開了。”眾人高呼:“開了!”經此一番儀式,眼前形象逼真的道具龍便成了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丁平安、六畜興旺的象征。人們紛紛燃起鞭炮,把事先準備好的紅綢、被面搭在龍頭上,順帶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無限希冀也寄托在這祥瑞的神獸上。待燈官一聲令下,人們就高擎著兩條龍,浩浩蕩蕩走出火神廟,去泉邊飲水或去山神廟祭拜山神。
舞龍與“過關”
河湟地區(qū)的社火隊在表演時一般會出兩條龍,一條青龍和一條黃龍。據(jù)說青龍代表海里的龍王,可保一方風調雨順;而黃龍代表人間的帝王,可以保佑國泰民安。有些村莊的社火隊限于人手,只舞一條龍,表演起來就要單調遜色很多,因為許多需要兩條龍穿插配合的動作單龍是無法完成的。當然也有一些社火隊同時舞九條龍,氣勢非凡,蔚為壯觀。
舞龍是一項集體活動,非?简瀰⑴c者的團隊精神。舞龍時,要求所有人動作連貫,步伐一致,密切配合,講究步法靈活,快而不亂。每個參與者必須時刻關注同伴的動作變化并作出及時反應。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完美的表演效果,也才能將龍的精神和氣度展現(xiàn)出來。
舞龍常用的隊形有圓場、四門、舔龍、穿花、對盤、卷心菜、翻背花、結盤、反回盤、龍吃水、倒回龍、龍擺尾等;静椒ㄓ杏锡埐健w龍步、騰云步、碎步等,根據(jù)不同的隊形變換運用。舞龍的眾人要在引龍者和舞龍頭者的指揮、帶領下,通過各種隊形和步法的變換,把龍的盤、翻、滾、游、穿、戲、咬、踏等多種動作表現(xiàn)出來。其中難度最大的就數(shù)龍頭和龍尾。龍頭本身就有相當重量,再加上人們層層纏裹上去的紅綢和被面,就更重了,只有身強力健的男子方能擎起。一位在社火隊里專門舞龍頭的把式曾對筆者講過,擎著龍頭耍上一天,到了晚上兩只胳膊抖得連飯碗都端不住。舞龍尾者在跑動時總是跑外圈,距離最遠,所以也要體力好。
舞龍開始時,看社火的人們?yōu)榱苏匆稽c龍的福氣,會紛紛跑進場內,在龍身子底下鉆過來鉆過去,稱之為“過關”。每當這時候,場上的舞龍者也會繃直龍身,好讓鄉(xiāng)親們抱著孩子,扶著老人,從龍身子下面鉆過,求得一份新年的吉祥和喜慶。筆者小時候最期待這一時刻,總是迫不及待地沖出人群,從黃龍的龍頭下面開始,一節(jié)一節(jié)依次從龍身下繞過,再從青龍的龍尾依次跑回來。即便到了如今,聽到鑼鼓和嗩吶聲響起,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跑到龍身下面去“過關”。還有那膽大的,會用力從龍頭上揪下幾根龍須,拿回家去縫在小孩的衣服上,據(jù)說可以保佑小孩邪祟不侵。
源遠流長的舞龍習俗
鄉(xiāng)村里晚間演出夜社火的時候,人們會在龍頭和龍身內裝上燈泡,遠遠望去似流星般閃爍。隨著舞動,整條龍通明透亮,金光閃耀,宛如一條流動的星河。據(jù)說在沒有電燈的早年間,人們會在龍身內點上防風防滴的羊油蠟燭,整個表演過程中這些蠟燭既不熄滅,也不會引燃龍身。其實,早在宋代文人筆下就已經出現(xiàn)過這樣的場景。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寫道:“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這是對南宋時期臨安城內元宵夜舞龍的真實記錄。南宋詞人辛棄疾在那首著名的《青玉案·元夕》中寫道:“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是對正月十五夜間舞龍活動最富詩意的描寫。
古人對龍的崇拜,大概源于對自然的敬畏。這種敬畏又與原始落后的農耕文明有關。在農業(yè)生產技術不發(fā)達時,人們只能靠天吃飯。他們希望通過祈禱神靈來保佑風調雨順。在他們看來,龍擁有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的能力,是掌管雨水的水神。故而《說文解字》中說龍是“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于是,龍很自然地成為人們崇拜的神靈。人們通過舞龍這種方式表達對龍神的敬仰,希望龍神能夠賜予好的年成。
舞龍可以上溯到西漢時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卷十六》中寫道:“春旱求雨……以甲乙日為大蒼龍一,長八丈,居中央,為小龍七,各長四丈,于東方……”從中不難看出,當時的人們已經把舞龍作為一種求神祈雨的祭祀儀式。自漢代以降,舞龍由一項神秘色彩濃厚的祭祀活動,逐漸演變?yōu)橐环N娛樂性的表演活動。隋唐以后,舞龍從宮廷流入民間,開始成為元宵節(jié)燈會上的表演節(jié)目之一,一直流傳至今。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舞龍早已擺脫一年一度社火表演的時間和空間束縛,成為一項常見的營造喜慶氣氛的活動。前不久,為迎接2024甲辰龍年,西寧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和青海省舞蹈家協(xié)會牽頭舉辦了一場“龍騰盛世·舞韻飛揚”舞龍大賽,來自西寧市及各縣區(qū)的18支舞龍隊參加了表演。身著盛裝的舞龍隊員,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和昂揚的精神面貌,通過一系列充滿激情和活力的動作,生動展現(xiàn)了龍的磅礴氣勢,營造了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同時也讓觀眾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無限魅力?梢姡瑑(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始終是維系一代代河湟人的精神紐帶。舞龍不僅可以增強人們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也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更能夠給人以精神指引,激勵著人們團結一心,不斷奮發(fā)進取。